「深圳市婚姻调查」家庭暴力离婚证据怎么收集
在因家庭暴力提起的离婚诉讼中,证据不仅是证明家暴事实存在的核心,更是法院判决离婚、支持损害赔偿请求及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关键依据。由于家暴行为具有隐蔽性、突发性特点,受害者往往面临 “举证难” 的困境。深圳市婚姻调查公司认为,掌握科学、及时的证据收集方法,才能让家暴行为得到法律认定,为自身争取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、即时固定现场与身体伤害证据,留存家暴 “第一手痕迹”
家暴发生时的现场与身体伤害痕迹,是最直接、最具说服力的证据,需第一时间通过合法方式固定。首先,若身体出现伤痕,应立即拍摄清晰照片或视频 —— 拍摄时需包含全身照(体现伤痕位置与整体状态)、局部特写(清晰展示伤痕形态、深浅),并标注拍摄时间、地点及伤痕成因(如 “2025 年 X 月 X 日,被丈夫 XX 殴打致左臂淤青”),避免后续对方否认或辩解。若伤情较重,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完整保留病历本、诊断证明书、医疗费票据等材料,尤其是诊断书中明确注明 “外力击打”“多处软组织挫伤” 等与家暴直接相关的表述,需重点留存;若需要进行伤情鉴定,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开具《伤情鉴定委托书》,由专业机构出具的伤情鉴定报告(如轻微伤、轻伤鉴定),将成为认定家暴的重要法定证据。
其次,家暴现场的痕迹也需妥善保留。若现场有被损坏的物品(如家具、餐具、衣物),可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损坏状态,标注物品名称及损坏原因;若存在血迹、毛发等生物痕迹,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可使用干净容器收集并密封,标注收集时间与地点,必要时可申请警方提取鉴定,通过痕迹比对进一步佐证家暴行为。
二、留存官方记录证据,强化家暴事实的法律认可度
公安机关、居委会等官方机构出具的记录,具有较强的公信力,是法院认定家暴事实的重要依据,受害者需主动寻求官方介入并留存相关材料。其一,遭遇家暴时,应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,要求警方出警处理。警方出警后会制作《接警登记表》《询问笔录》,详细记录报警时间、家暴发生经过、当事人陈述、证人证言等内容,受害者需在警方制作笔录时,清晰、准确地描述家暴细节(如施暴时间、方式、使用工具、造成的伤害等),并索要《接警回执》或要求警方出具《家庭暴力告诫书》——《家庭暴力告诫书》是警方对施暴者作出的正式法律文书,明确记载施暴事实及禁止施暴的要求,具有极强的证明效力,需妥善保管原件。
其二,若因家暴暂时无法回家,可向当地居委会、村委会或妇联求助。这些机构会对家暴情况进行登记,协助调解或提供临时庇护,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(如《家暴情况说明》《庇护记录》),受害者可申请获取这些材料作为佐证;若后续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,这些官方机构的证明也能为申请提供支持。
三、收集施暴者自认与第三方佐证证据,形成完整证据链条
除现场痕迹与官方记录外,施暴者的自认证据及第三方证人证言,可进一步补充证据链条,增强说服力。一方面,若施暴者在事后有悔意,通过书面、口头或电子形式承认家暴行为(如写下悔过书、保证书,或在聊天记录、通话中承认殴打事实),受害者需及时留存这些材料。例如,施暴者出具的悔过书中若明确写有 “本人于 X 月 X 日因琐事殴打妻子 XX,保证今后不再发生” 等内容,需保留原件;若通过微信、短信等方式沟通,需完整截图聊天记录(包含双方头像、昵称、聊天时间、完整对话内容),避免截取片段导致证据不完整;若涉及通话,可在对方承认家暴时进行录音(需注意录音中需体现双方身份、通话时间及家暴相关表述,且录音过程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)。
另一方面,第三方证人证言也具有重要作用。若家暴发生时有邻居、亲属、朋友在场,可请求其出庭作证,或出具书面《证人证言》,明确记载其看到或听到的家暴情况(如 “X 月 X 日 X 时许,我在隔壁听到 XX 家有争吵声及物品破碎声,后看到 XX 手臂流血跑出家门,称被其丈夫殴打”)。证人需在证言中注明身份信息、联系方式,并签字确认,若证人愿意出庭,需提前告知法院,确保证言能被法庭采信。
四、证据收集的注意事项:合法、完整、及时
在收集家暴证据过程中,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,避免因证据来源不合法导致无效。例如,不得擅自闯入他人住宅安装监控偷拍,或在对方隐私空间(如卧室、浴室)安装窃听设备,此类非法证据会被法院排除;录音、录像需在公共空间或自己的合法住所内进行,且不得采用胁迫、欺诈等方式获取对方陈述。同时,需保证证据的完整性,如聊天记录需保留全部对话,不得删减;病历、报警记录等官方材料需留存原件,若为复印件需加盖出具机构的公章。此外,证据收集需及时,家暴发生后拖延时间可能导致伤痕愈合、现场痕迹消失、证人记忆模糊,影响证据效力,因此务必在第一时间启动证据收集工作。
家庭暴力并非 “家务事”,而是需要法律干预的违法行为。受害者只有积极、科学地收集证据,才能让家暴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,为离婚诉讼中的诉求(如判决离婚、争取抚养权、索要损害赔偿)提供坚实支撑,真正摆脱家暴困境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